close


  浙江省臺州市環境保護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小蘇,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電腦屏幕上的監控錄像。通過一方小小的屏幕,臺州市93家國控和省控重點污染源的排污情況盡收眼底。

  他指著錄像告訴《財經》記者:這是一家制藥企業污水,這里冒泡就意味著水處理設備在正常工作;按住屏幕上控制欄里的方向鍵,還可以讓攝像頭轉動,觀察整個設備周邊的情況。

  在浙江全省,1452家重點排污單位都實現了這樣的在線監控。據浙江省環保局副局長方敏介紹,目前納入國家環境統計范圍的重點排污單位,已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聯網;全天候實時監控的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已基本形成。

  與浙江一樣,從去年年底開始,覆蓋全國的污染源在線監控網絡陸續投入運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環境保護部(下稱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透露,中央財政專門撥付了34億元的資金用于環保部門能力建設,省級環保部門的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已經基本建成。隨著這張覆蓋全國重點排污企業的天網的完成,此前環境監察人員幾乎每周、每月乃至每個季度才光顧一次的排污口,將被納入24小時全天候的在線監控。

  然而,如何確保耗資數十億元建立的、全世界最為龐大的環保監控網絡,不會在事實上淪為高技術的擺設,這或許將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電子警察上崗

  長期以來,中國的環保部門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人手的缺乏和財力的匱乏,使得其在面對爆炸式增長的污染時,監測能力往往捉襟見肘。

  隨著網絡和監測技術的進步,利用電子手段輔助日常人工抽測,以彌補這一缺陷,成了環保部門的必然選擇。早在1999年11月,當時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下稱國家環保總局)就下發了《關于污染源自動監控試點的通知》,決定在上海、石家莊、大連、長春、哈爾濱、蘇州、杭州、咸陽以及蘭州市西固區開展污染源監控試點。

  至2001年,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環境保護十五計劃》,更是明確要求全國重點城市,要對占區域污染負荷65%以上的企業安裝煙氣和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并全面實現網絡化管理。

  按照總局的部署,第一步完成對1.8萬家國控企業的污染排放監控,第二步完成對23萬家省控企業的污染排放監控。如果這兩步如期完成,中國的污染源環境監控體系便初告建成。

  自動監控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魏復盛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空氣污染大戶燃煤火電廠為例,有些電廠雖然享受了財政補貼并上馬了脫硫裝置,但實際上平時并不運營。一旦上馬實時監控系統,就可以根據其脫硫設施的實際運行狀況,來決定到底是該給予補貼還是要加以處罰。

  但遺憾的是,作為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2005年,對污染負荷占65%以上的重點污染源實現在線監控的目標,并未如期實現。

  2007年3月1日,國家環保總局召開了全國環保系統加快污染減排體系建設視頻會議。

  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指出,為了確保完成污染減排任務,中央財政2007年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污染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體系建設,力爭用一年到一年半時間,切實改變污染源監測、環境執法、統計能力薄弱的局面。

  根據當年11月發布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國控重點污染源必須在2008年底前,完成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安裝和驗收。其監測數據,必須與省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并直接傳輸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環保部污染控制司綜合處有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中央財政投資的20億元主要用于各地環保部門的能力建設;各省的監控終端設置和維護運營,則由企業自身和地方財政負責。

  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看來,這一監測系統的費用,采取分攤政策也是合理的。他對《財經》記者解釋說,污染自動監控設施理應是企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環保的成本就應該計入企業本身的成本,當然,國家也會給予一定的補貼。

  在臺州市環保局信息中心的電腦上,工程師小蘇在電腦上輸入一個IP地址,就進入了浙江環境自動監測與信息管理系統的畫面。

  輸入管理密碼進入系統后,就會出現臺州重點排污企業的列表;任意點擊一個企業,屏幕上就會顯示出排污口和處理設備的實時圖像。如果是煙氣監測,屏幕上就出現煙囪;污水監測,就出現污水處理設備。

  在畫面上,還用數字顯示各種主要監測指標,諸如COD(化學需氧量)濃度、二氧化硫濃度甚至流量、流速。

  《財經》記者隨機點擊了當地海正藥業外沙廠區的鏈接,屏幕上就出現了該廠的污水處理設備,并顯示出COD濃度是160ppm。

  160ppm已經非常好,國家對于化學原料藥的污水排放標準是500ppm。水在冒泡,就說明污水處理設備在正常工作;在線監控設備每1分鐘做一次測量,1小時報一次數據。如果發現超標,在網上可以直接把他們的排污口關掉。他解釋說。

僅僅是輔助

  然而,自動監測系統的推廣之路充滿了曲折。

  由于政策、管理規范上的空白,以及地方政府和企業態度曖昧,早期發展可謂混亂不堪。

  魏復盛回憶說,之前淮河流域試點時,有些企業甚至把監控設備的探頭直接插在自來水里。

  重點污染源無論是大氣還是水,在線連續監測都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偷排、超標的現象就會很普遍。他對《財經》記者說。

  直到2005年9月,國家環保總局出臺28號令《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才解決了此前各省、市在建設和運行管理方面政策要求不一、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并對監控設備的安裝、運行、維護的責任進行了明確的劃分。

  該法令規定,列入污染源自動監控計劃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配合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

  不過,在法令的執行上,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2007年6月,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在河南采訪時發現,當地投資幾千萬元人民幣安裝的自動監控設備,出于各種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現象較為普遍。

  據河南當地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由于監控設施運行狀況并不規范,設備本身的質量、安裝、管理、配套售后服務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造成數據失真,因此排污統計數據依然更多是依靠人工檢測,耗資幾千萬的設備淪為擺設。

  帶隊的中華環保世紀行執委會主任、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室副主任何嘉平也指出,國家環保總局的28號令在一些方面,并不能約束企業行為。它雖然對于自動監控的管理作出了具體規定,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因此環保工作的數據統計、排污許可證發放等還未嚴格按照在線監測數據執行。

  例如,28號令第18條雖然規定,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或者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破壞水污染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標準的,責令恢復正常使用或者重新安裝使用,并處10萬元以下罰款。

  但是,處罰的前提條件卻是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標準的,這就意味著,即使排污企業拆除、閑置、破壞了監控系統,只要排放不超標的話也不必受罰;而如果監控系統無法工作,僅僅靠人工又很難準確、及時核定企業是否超標排放。

  目前,浙江全省的污染源在線監控,已經從省環境監測中心移交給省環境稽查總隊。

  該總隊中隊長許履對《財經》記者表示,他們下一步將加強對各市縣的監督,管好用好這些設施,保證一個是數據能出來,一個是要跟實際比較接近。

  不過,他也坦承,現在還沒有因為監測系統顯示超標關掉哪家企業的排污口,畢竟電子監測和實際情況還有出入,目前還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不能直接作為處罰的依據,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磨合期。

罪罰之間

  為盡可能地減少自動監控系統運行中弄虛作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魏復盛建議,要委托第三方來對系統進行運營管理,并由環境監測站進行質量和技術監督。這樣,既能有效減少環保部門的監管負擔,又能提高監管效率。

  在他看來,監控系統每個月至少要保證運行二十七八天。其監測數據由環保部門核定后,可作為排污收費以及總量控制的依據。而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從制度上確定環境數據的法律地位,以杜絕破壞、篡改數據的行為。

  2008年4月發布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規定了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的兩種方式,一是企業自行運行;二是社會化運行,即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行。該機構必須是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

  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包括魏復盛在內的眾多環保業內人士都認為,該設施不宜由企業自行運作,因為其內在的沖突性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要完全走第三方委托的道路,在短期之內,困難也不小。

  鑒于歷史原因以及市場本身并不成熟,目前絕大部分具備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往往都是環保系統(科研機構)的下屬企業。

  以在全國率先推出排污權交易平臺的浙江省嘉興市為例,瓜分這一市場的除了浙江省環科院的下屬企業浙江環茂公司之外,另外一家本地企業創源公司,則是嘉興市環科所的下屬企業。

  嘉興市環保局管理處處長潘侃告訴《財經》記者,對于上述兩家公司,環保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對其每年進行兩次考核。一旦出現數據缺失、不準確,將會在年底扣除運行維護費用。但環保部門能否擺脫或明或暗的利益糾葛,真正肩負起對第三方的運行情況乃至準入資格進行監管的責任,也是一個未知數。

  從去年年底開始,覆蓋全國的污染源在線監控網絡陸續投入運行,海量的監控數據將通過網絡傳輸到各地監控中心,這對于人手并不充裕的環保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今后的排污費征收、許可證發放、排污總量分配,乃至正在鋪開的排污權交易、流域排污總量控制等制度設計,都需要以精確、真實的監控數據為前提。

  不過,真正的突破點,或許并不在狹義的在線監控系統本身。

  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負責人張建宇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提醒說,大規模的污染源在線監控,在美國也沒有做到。他們也是僅僅覆蓋重點企業,企業本身也是以自報為主。

  但美國治污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一旦發現漏報誤報,處罰措施就很嚴厲。從民事處罰一直到追究刑事責任,真正到了足以讓企業負責人傾家蕩產的程度。

  目前在中國,實現這樣的制裁還缺乏健全的法理基礎。此外,環保部門的執法地位,仍然存在相當含混之處;而在美國,無論是聯邦環保部門還是州級的,都擁有獨立環境執法權,完全不受地方政府干擾。

  過低的違法成本,使得天網縱使在技術上再無懈可擊,也難以從根本上杜絕企業以身試法的勇氣或者決心。

  或許是認識到了自身力量的局限性,環保部指出,國家鼓勵個人或組織參與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活動的監督;個人或組織發現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活動中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有權向環保部門舉報,環境監察部門應當及時核實并作出處理。

  然而,要更好地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還應以信息公開為前提。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從技術上而言,完全可以做到允許公眾通過網絡,直接點擊查看重點污染企業的在線監控情況;如果有億萬雙眼睛注視著,也許天網距離疏而不漏才會更近一些。

 
Tag: 禮品 | gift | 環保袋 | recycle ba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