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月11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的一場全國兩會專題采訪,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這次采訪的主題,是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和任務。在本屆兩會上,以4萬億刺激計劃為代表的經濟話題,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但4萬億投資可能帶來的環境挑戰,同樣是不少兩會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

  之前,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08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學需氧量 (COD)、二氧化硫這兩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繼2007年之后,再次保持雙降勢頭,分別減少4.42%和5.95%。

  這樣,近三年中國已經實現了單位GDP能耗下降10.0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6.61%和8.95%。按照這種趨勢,到2010年實現主要污染物分別降低10%的目標應無太大懸念。

  然而,不少人仍然擔心,在各地大干快上以及保增長、保民生的大背景下,環保會不會暫時成為犧牲品?

  針對這種擔憂,環境保護部(下稱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專題采訪中承諾,在這輪熱潮中將嚴把環保關,我們寧可現在做惡人,也不能做歷史罪人。

  據他透露,在截至2月底上報至該部接受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194個項目中,有14個總投資金額上千億的項目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被暫緩審批或者不予審批。

  然而,隨著各地的投資項目的陸續上馬,4萬億投資所帶動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博弈,也才剛剛開始。

  天平向何方傾斜

  2008年,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持雙降的勢頭,早在意料之中。但下降幅度之大,卻多少給人一些驚喜。

  在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看來,這一成果的取得,與經濟結構調整、減排工程建設以及環境經濟政策的逐步到位密不可分。不過,他也承認,因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去年中國GDP實際增長速度要低于預期,這在客觀上也減輕了污染物排放的壓力。

  此前,不少環保人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都表示,2008年之所以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很大程度上與金融危機的影響密不可分。因為隨著出口受阻以及國內需求減速,不少排放量大、能耗大的資源類產業,都被迫減產甚至局部性停產。有測算顯示,中國大約四分之一的能耗與污染物排放,都與進出口貿易密切相關。

  然而,這種不可持續的外部紅利,到底是否會持續到2009年,還是說在2009年要連本帶息一起償還,卻還是個問題。

  此番擔憂,并不是毫無緣由。雖然在4萬億刺激計劃中,中國政府以及環保部表示要嚴控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資源性)項目的上馬,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王玉慶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就指出,僅2007年,中國就有大約10%至15%的中央投資項目未通過環保驗收就自行投產;而在地方投資的項目中,這個比例更高達40%。

  2009年,在中央和地方投資都水漲船高的大背景下,嚴控能否真正落到實處,他坦言把握并不是太大。

  據了解,在4萬億計劃出臺之后,投資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審批時間,已由過去的一個月,縮短至短短一個星期。而在審批過程中,一些地方環保部門為了加快項目審批速度,不惜為不合格項目大開綠燈;對一些可能為地方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但短期內環境風險比較小的項目,甚至實行先審批通過,后補做環評的原則。

  例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高速公路的投資項目,就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做法。按照環評的要求,高速公路的環評報告書需要涵蓋所有路段;如果碰到自然保護區等需要回避的重點區域,更需要在審批過程中嚴格論證把關。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潘碧靈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承認,目前在實際操作中,高速公路環評審批往往存在化整為零的現象,即分路段分批審批。

  多位地方環保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都提醒說,與新建項目相比,他們更擔心的是,部分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應對危機,減少已經安裝的環保設施運行頻率,以及推遲安裝新的環保設備的情況。

  以湖南省洞庭湖周邊為例,當地環保部門在此前的整頓中曾經關閉了234家造紙企業,并要求繼續生產的必須上馬環保設施。但在今年2月底開始的長江流域環保執法行動中,僅湖南省環保局就查處了一批雖有環保設施,但依然偷排的造紙企業。

  混亂的信號

  當然,硬幣皆有兩面,也有人看到4萬億計劃的潛在轉機。

  早在2008年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就強調,這些投資實際上也是中國走向低碳經濟的一次良好契機。

  原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4萬億計劃,雖然有使得中國十一五環保目標功虧一簣的風險,但也為未來的環境保護提供了難得一遇的改革契機。

  他對《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4萬億計劃中明確安排了生態環境投資,可用于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如城鎮污水處理廠等的建設;另一方面,過去能源消耗大、污染隱患問題多的企業可借機調整產業結構,通過轉變生產方式、提高技術水平的方式,來提高產業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也告訴《財經》記者,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金融危機能夠加速優勝劣汰的過程,逼著企業去轉型和調整,用更高的環境標準和技術標準去淘汰一批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而要實現這種良性的轉變,中央的財政投入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之前,尤其是城市快速工業化過程中,中國在環境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欠債太多。

  以城市新建污水處理設施為例,過去三年中,中國每年新增處理量都在1200萬噸以上;這一增長速度,相當于十五期間的2倍、九五期間的6倍之多。但王玉慶在參與調查后發現,目前其投資大頭仍然來自地方,中央財政投入僅占17%左右。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中國中西部廣大地區,或者無力承擔上馬污水處理設施的費用,或者無力維持運行。

  反觀美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規模興建污水處理廠時,有50%的投入都直接來自聯邦財政。這使得在短短20年時間內,美國就在所有城市都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

  但遺憾的是,恰恰在這方面,不少來自環保界的代表和委員對《財經》記者坦言,此次會議傳遞出的實際信息并不令人樂觀。

  按照之前的安排,4萬億中用于生態環境的投資為3500億元,占總量的9%。但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公布了調整后的投資計劃,生態環境成為最大的輸家之一;其投資額度已經大幅減至2100億元,其下降幅度和絕對量都僅次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考慮到在所謂的生態環境投資中,有60%以上都歸屬林業部門用于生態修復等,10%則由各級發改委直接用于企業的節能減排和技術改造升級,真正能由環保部門用來清欠和維新的經費,實際上已經少得十分可憐了。

  即使以中央財政來計算,環境保護方面的支出所占份額也面臨縮水的尷尬。根據財政部公布的預算案,雖然2009年整個環境保護的中央財政支出將增加近200億元,達1237億元;但其18.9%的增長幅度,仍低于24%的整體增幅。

  這就意味著,在2009年,環境保護支出在中央財政中所占的比重,將從上一年的2.86%下滑至2.82%。

  一旦中央釋放出哪怕一點點微妙的信號,到了地方上,恐怕都會被雪崩式放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就不無憂心地對《財經》記者表示,但愿這些變化,不會被那些主張‘環保先放一放’的人過度詮釋。

  制度仍待突破

  在呂忠梅看來,僅僅靠加大生態環境方面的投資力度,或者把環保產業列入振興計劃之中,遠遠不足以解決所有環境問題。

  環保涉及生產到生活到消費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全社會都要做的事情。不可能光發展一個環保產業,我們國家的環保工作就做好了。呂忠梅對《財經》記者提醒說。

  在王玉慶看來,中國目前的環境狀況,與現行的經濟發展狀態基本吻合。然而,中國現有的環保能力和法律支撐體系,無論從深度和廣度而言都無法令人滿意。

  首先不可回避的,便是環境保護在立法層面上存在的缺陷。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告訴《財經》記者,目前中國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如《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都主要針對企業做出規定和要求,并未對政府的行為做出足夠的主動約束。

  他解釋說,目前的法律只是規定企業項目要審批、排污要登記、污染物排放要接受環保部門的監測以及違規要處罰等,對政府的約束能力卻不夠。實際上環保部門在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時候,不管最后批還是不批,整個程序都要接受社會的監督。如果法律無法對政府的審批、評估、監管等行為做出強有力的約束,就會從客觀上縱容政府的失當行為。

  反觀世界,環保制度最初在美國誕生時,主要就是希望通過社會監督的力量,來限制政府權力的過度膨脹。在這種機制下,社會公民、民間團體都有權知曉政府的環保投資的具體流向,并能對大大小小的項目決策,提出支持或反對意見。

  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也建議,為了防止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國家環保部門和其他相關機構,有必要增加4萬億投資項目的透明度。

  王玉慶還建議,除了要對項目進行全程監管,還需對4萬億投資項目進行后期評估,也就是說,除了執法監督,還要反過來再評價一下,當時批的這個項目是不是合適。

  從環保部門自身來看,能力建設的相對滯后,使得其應對日常環保業務就已經捉襟見肘,更遑論有余力對4萬億投資給予重點關注了。

  在2008年全國兩會之后,環保總局已經正式升格為環保部。而各省的環保局,也有望在今年4月全面升級為環保廳;與環保局這個事業單位序列相比,環保廳作為政府組成部門,將可以參加政府的常務會,無論和環保相關與否。

  但升格并未帶來整個環保隊伍的質變。雖然包括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在內,環保部增加了數百人,但無論從人員數量還是專業結構而言,還都無法與美國環保局(EPA)這樣的國外同行相比,當然也難以滿足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現實的環境監管需求。

  在這樣的制度和能力基礎上,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4萬億投資計劃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或者說怎樣影響中國環保進程。

 
Tag: 禮品 | gift | 環保袋 | recycle ba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spirr 的頭像
    inspirr

    inspirr

    insp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